# 全年梳理

  • 上半年,结束了在绿色城乡公益机构的兼职工作,对社区垃圾分类有了深入认识
  • 三月份,参加了广州社科院的城市废弃物管理研讨会
  • 四月份,完成了英语流利说的课程,并成功返学费
  • 四月份,在深圳参加了嵌入式软件可靠性设计与测试技术高级研修班
  • 五六月份,在广州工会修了 Flash 动画设计基础、数码摄影两门课
  • 五月份,参加了嵌入式系统联谊会
  • 五月份,参加了零废弃联盟的 “城市生活垃圾分类” 培训,从业余环保主义者到半职业环保工作者
  • 五月份,开始尝试在家做厨余堆肥,干湿分类的第一步
  • 六月份,注销了业余时间和朋友一起成立的公司
  • 六月份,参与 RT-Thread、LEP 开源项目
  • 七月份,在深井村参与转型城镇的尝试
  • 七月份,开始在 CSDN 学习 Python 全栈工程师课程
  • 七月份,升级加薪,继续待在公司面向 Money 编程
  • 八月份,参加了零废弃联盟的 “城市生活垃圾分类” 成都游学,看到了不一样的东西
  • 八月份,参与 8.18 首届零废弃日活动,“加速减塑,我有行动”
  • 八月份,回家跟外公学习编篮子技术
  • 九月份,学会使用 GitBook + Typora + Git 写作方式
  • 十月份,参与未来社的二手市集,探索零包装商店模式
  • 十月份,报名参加并开始准备高通开发者大赛(机智云 GoKit4)
  • 十一月份,参加系统架构设计师考试,并且通过了呀
  • 十一月份,参与 “双十一零网购” 活动,上电视节目啦
  • 十二月份,参加 RT-Thread 嵌入式系统面基大会
  • 十二月份,参加 GDG 广州站活动,保持好奇心,让自己永远处于学习状态

# 做好本职工作

作为一名普通的技术人员,没有家庭资源的支持,没有强大的人脉关系,技术就是我们在这个社会上最好的立足点。这是我今年深切体会到的,我们要尽快完成原始资本的积累,必须要沉下心好好钻研一门技术,并以此为基础去扩展。正是因为掌握一门技术是有门槛的,所以才给了我们机会,只要我们不怕苦不怕累,在每个时代都可以找到突破的机会。

本来 6 月份已经提交辞职申请的,然后经过领导的游说和金钱的诱惑,我屈服了(答应了 2018 年不走)。这也是我愿意继续在这里谈这份工作的原因。

# 国产化进程

纵观全年,集团在智能装备的研发上中规中矩,最大的变化就是受中美贸易战的影响,产品设计的芯片、系统和软件组件都在逐步寻找国产 / 自主研发的替代方案。形势是好的,但其实也很被动,尤其是像我们这样只做系统集成和业务开发的企业。一方面的国产优秀的芯片和解决方案不多,并且价格昂贵;另一方面是大家对技术不够包容,不够开放。

做了一些这些方案,给我最大的感受是,大家都想在产业链中分一块蛋糕,却很少人想怎么把产品做好,怎么提升服务质量,怎么优化研发流程。很明显的一点就是开发者社区不够开放、缺乏活力,甚至是以 “保密” 为由,连社区都省了。由此导致采用 “国产方案” 的产品研发效率低,落地不顺畅。

从我参与的研发项目来看,我觉得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在于 —— 我们没有正视自己,不敢承认自己的失败和不足,没有长远的规划,在现有人力物力基础上,如何逐步替代,持续研发,形成良性循环。这里的关键词是 “持续”。

# 从产品到工具

再来谈谈今年的一个变化,就是我在公司的角色慢慢从产品的研发转向了工具的研发。这个变化其实是我主动转变的,因为我发现在目前企业的框架中,产品研发的创新能力不足,相反的,却缺乏很多工具。比如我做了一个测试工具帮助测试人员摆脱繁琐枯燥的工作流程,做了一个监控平台用于监测网络内多台 Linux 系统的状态,并提供在线测试和软件升级等功能。

对于程序员来说,设计产品和设计工具其实差别不大,最不一样的地方可能就是产品是对外的,工具是对内的。对国企来说,大概就是从面向客户编程转变为面向领导编程吧。不过因为我们之前并不注重工具的研发,所以领导对我的管理相对轻松一点。

# 从研发到管理

在扁平化管理的企业里,其实短时间内走向管理层还是挺难的,尤其是一个萝卜一个坑的国企。但是我有幸接触到一些管理方面的工作,原因是因为我们的项目经理太懒了(思考方面,行动上还是很积极的)。这让我意识到成本控制、流程管理、研发管理、版本管理对于一个 IT 项目的重要性。但其实这还不够,要想项目做得又快又好,团队建设十分关键!如何让项目组成员都对项目有清晰的认识,如何让项目组成员发挥自己的长处,如何让项目组成员团结一致...... 这些都是对项目经理的考验。毫不夸张地说,这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项目的生死。

# 从嵌入式到 Web

今年其实也有参与几个基于 STM32 和 NXP 芯片的嵌入式产品项目,但其实大多数时候都是炒冷饭。对我来说,今年更值得兴奋的事情是把 Web 技术运用起来了,结合 Linux 运维、云计算方面的知识,形成了一个整体。这让我更加完整地看到了产品的方方面面,看到了技术内外的更多事情,同时也为职业生涯带来更多可能性。


# 开阔思维和见识

# 零废弃之路

从去年 10 月份接触国内一些环保公益 NGO 开始,做了好多场活动的志愿者,慢慢发现自己原来对一些社会问题的想法是很局限、很片面的,也慢慢看到了很多社会问题的过去、现在和未来。

在实践的过程中,遇到了很多有相似经历或想法的人,这让我大多数时候不再觉得自己太特立独行。

零废弃其实并不是要求我们对自己多么苛刻,不能产生垃圾。更多的情况下,她是在给我们愿景和行动指南,让我们看到这个世界的另一种可能。这个想法很奇特,但仔细想想,你会发现其实跟自由软件的思想是一致的。计算机领域的前辈们经过三十年的努力,让我们看到了自由、开源和社会化编程的可能,感受到了她所带来的好处,集市和教堂并非两个对立面。同样,零废弃运动也一样,虽然很漫长,但经过我们坚持不懈的努力,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她的美好,并为之行动。

# 找到喜欢的圈子

过去一年,除了混迹于电子圈和程序员圈,也在学术圈、环保圈、公益圈和慈善圈混个脸熟。大多数时候,程序员的工作都很紧凑、很单调,时间长了会让人忘记生活的本质,忘记我们到底在奋斗些啥。在学术圈,看到教授和企业家在不断推进产学研模式;在环保圈,看到全国各地的企业、NGO 和个人在身体力行;在公益圈,看到基金会和社会团体的进步和成长,尤其是壹基金和万科公益基金会对垃圾分类项目的支持;在慈善圈,看到真的有很多人付出无所求,就好像写开源软件一样傻,但其实很快乐很有意义。这一切一切,都让我感受到了我的渺小,也感受到了微小的力量也能改变世界!

当然,电子圈和程序员圈依然有很多有趣的事情,有时候在群里吐槽,有时候在群里讨论。真的很感谢 Linuxer、RTT、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社区,可以相互学习、相互促进。

反正,谢谢你们,有你们真好!


# 一些感悟

# 有时候自私一点是好事

同事问:我是怎么同时做那么多事情还能升级加薪的?

其实我并没有同时做几件事情,我依然是单线程地工作着。宏观看起来是并行的,其实微观看还是串行的,这其中的关键就是时间管理。简单来说,可以总结为:放弃不重要不紧急的事,提前准备重要但不紧急的事。当然啦,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很难,有时候我也做不好,但还好我的朋友圈正能量太足了,所以思想上总会受到鞭策。另外一点就是要找到自己的定位,专注一点,比如虽然有不同的圈子,但其实很多时候我扮演的角色还是程序员或者技术顾问。还有就是不要做老好人,不要太过于乐于助人,有时候自私一点是好事!

一个人无论是卓越还是平凡,健康愉快地生活,比什么都重要。对自己适当自私一点,多关爱身边的人。

# 互联网时代,要谦虚,要善良

过去一年,从互联网上接收的信息太多了,以至于信息过载,有时候会把自己弄得很累。所以前两个月我删除了大概十个微信群,以至于不让自己的微信每天都是上万条未读消息。如果遇到好的文章,就尽快读完,并且多读几遍,以便下次遇到同类型的文章可以快速阅读或者直接忽略,从而节省时间。

在互联网时代,一方面我们要多接触、多学习各方面的东西;另一方面我们要学会思考,取其精华去其糟粕。对自己不熟悉的东西,不要急于下结论,不要动不动就论战。时刻记住要做个谦虚、善良的网民。


# 进步与不足

# 进步的地方

  1. 达成既定的理财小目标;
  2. 人情世故、人际关系处理得比较好,没有了前几年的不适应感;
  3. 学习了 Web 前后端开发,从技术角度和应用角度,都提高了对互联网的认识;
  4. 学习了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,意识到了数学的价值,重新学习统计学和线性代数;
  5. 跳出了程序员圈子,认识了学术界的大牛,认识了潜水员,认识了环保慈善公益界的很多热爱生活的小伙伴。

# 不足之处

  1. 不够自律
  2. 不够高效
  3. 还不够钱买个小公寓
  4. 没有坚持每天锻炼身体
  5. 没有多陪陪女朋友和家人
  6. 表达能力、演讲能力有待提高

# 新年展望

希望 2019 年,能顺利写完我的书,然后在新的团队里找到合适的定位,拥有一份自己喜欢并且对社会有益的事业,并为之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!


# 贴一些图

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

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

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

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

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

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

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

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

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

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

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

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