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内容

信息茧房

什么是“信息茧房”

“信息茧房”概念的提出不乏历史渊源。早在19世纪,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就已发现,民主社会天然地易于促成个人主义的形成,并将随着身份平等的扩大而扩散。在桑斯坦看来,网络信息时代在带来更多资讯和选择,看似更加民主和自由的表象下其实也蕴藏着对民主的破坏。从网络茧房的个人表征方面观察,可以发现,网络茧房以“个人日报”的形式彰显。

桑斯坦指出,在互联网的出现之初,麻省理工学院的传媒与科技专家尼古拉斯·尼葛洛庞帝(Nicholas Negro­ponte)就预言了"the Daily Me"(我的日报)——一个完全个人化的报纸的出现。在the Daily Me上,每个人都可以在其中挑选他喜欢的主题和看法。对于社会普通公众中的某些人而言,是一个真正的机会,也是风险,有时会给商业和民主带来不幸的结果。

你很容易在网上找到一个心理上互相支持的网络,并且因为这种网络的存在而变得过度地自信。—— 刘瑜

个性化的推荐算法,利用了人性的偏好,不断地给人推送他喜欢看的那一方面内容。

互联网流量部落化

如何避免“信息茧房”

  • 多主动搜索,而不是被动接受推送;
  • 看不同平台的信息,优先选择一些社群氛围好的,比如B站、豆瓣等;
  • 建立自己的数据库,当你看到有用的信息,可以把它放在网络笔记本里,这是一个量变引起质变的过程,存储的知识点多了,认知水平自然就提高了;
  • 卸载容易上瘾的 App,特别是那些短视频 App;
  • 在热点中保持警惕;
  • 放下手机,抬头看看真实的世界,手机以外有很多事情可以做,比如多读点书,或者去逛下实体书店,和不同行业的人交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