食品经营许可证
什么情况下需要办理《食品经营许可证》?
根据《食品安全法》规定,只要从事食品销售或餐饮服务活动(无论线上还是线下),均需办理该许可证。具体场景包括:
- 实体经营:超市、便利店、餐饮店、食品批发市场等;
- 线上销售:淘宝/拼多多等电商平台、微信小程序、独立网站、外卖平台;
- 其他形式:自动售货机、食品展销会、临时摊点等。
例外情况(无需办理):
- 销售食用农产品(如未加工的蔬菜、水果、生鲜肉禽);
- 仅销售预包装食品(需改为备案制,见后文说明)。
办理条件
1. 主体资格要求
- 已取得《营业执照》,且经营范围包含“食品经营”相关类目。
2. 经营场所要求
- 实体店:场地布局合理,与污染源保持安全距离(如远离垃圾场);
- 线上经营:需有实体仓储地址,并提供相关证明(如租赁合同);
- 设施设备:根据经营类目配置必要设备(如餐饮需消毒柜、冷藏需冰箱)。
3.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
- 配备食品安全管理人员;
- 从业人员需持有健康证明(可在社区医院办理);
- 建立进货查验、卫生管理等制度。
4. 特殊类目附加条件
- 预包装食品:2021年起改为备案制(无需许可证,但需提交《仅销售预包装食品备案信息表》);
- 保健食品/婴幼儿奶粉:需专区专柜销售,并明确标注;
- 冷链食品:需配备冷藏冷冻设备并定期测温。
办理流程(以线上+线下结合为例)
Step 1:准备材料
- 营业执照复印件;
- 法定代表人身份证;
- 经营场所平面图、设备清单、卫生设施说明;
-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文件;
- 从业人员健康证明(至少1人)。
Step 2:提交申请
- 线上:登录当地“政务服务网”(如浙江“浙里办”、广东“粤省事”),搜索“食品经营许可证”按指引提交;
- 线下:到经营场所所在地的市场监督管理局窗口提交材料。
Step 3:现场核查
- 监管部门收到申请后,5-10个工作日内派员到经营场所核查卫生条件、设备设施等;
- 重点检查项: ✅ 是否与污染源保持距离; ✅ 冷藏/消毒设备是否齐全; ✅ 是否分区摆放食品(如生熟分离)。
Step 4:审批发证
- 核查通过后,5-10个工作日内发放《食品经营许可证》(电子版与纸质版同步生效)。
有效期与费用
- 有效期:5年(到期前30天需申请延续);
- 办理费用:
- 官方不收取费用(国家已取消行政收费);
- 若委托代办公司,服务费约500-2000元(根据地区和服务内容)。
注意事项
- 备案制 vs 许可证:
- 仅销售预包装食品(如袋装零食、瓶装饮料)只需备案,无需办证;
- 若同时销售其他食品(如散装干货、自制糕点),仍需办理许可证。
- 合规风险:
- 无证经营最高罚款5万-10万元;
- 许可证信息变更(如地址、负责人)需在30日内申请变更。
- 线上平台要求:
- 淘宝/京东等平台会强制审核许可证,无证将下架商品。
建议操作
- 先备案再升级:若初期仅销售预包装食品,直接备案节省时间;后期扩展业务(如增加自制食品)再补办许可证。
- 咨询当地部门:不同地区对“经营场所”定义可能不同(如住宅能否作为仓储),建议提前电话咨询市场监管局。
- 健康证明代办:可联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批量办理员工健康证,费用约50-100元/人。
如果仍有疑问,可拨打全国市场监管热线 12315 或登录属地政务服务网查询具体细则。
FAQs
什么是预包装食品?
根据《食品安全法》和《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》(GB 7718)的规定:
预包装食品指 预先定量包装 或 制作在包装材料和容器中,并且在一定量限范围内具有统一质量或体积标识的食品。
简单来说,这类食品在 生产环节就已密封包装,消费者购买时无需商家二次加工或分装。
核心特征:
- 预先包装:出厂时已密封(如袋装、罐装、盒装),直接面向消费者销售。
- 定量标识:包装上明确标注了 净含量(如“净含量500g”)。
- 统一规格:同一批次产品规格一致(如每瓶饮料均为330ml)。
常见例子:
- 零食类:袋装薯片、盒装饼干、罐装坚果;
- 饮料类:瓶装矿泉水、罐装可乐、盒装牛奶;
- 粮油类:袋装大米、 瓶装食用油、预包装调味料(如袋装盐、酱油);
- 速食类:方便面、自热火锅、真空包装卤蛋。
表:与“散装食品”的区别
维度 | 预包装食品 | 散装食品 |
---|---|---|
包装形式 | 出厂时已密封,不可拆零销售 | 无固定包装或大包装,需商家称重分装销售 |
标签要求 | 需符合 GB 7718(强制标生产日期、成分表等) | 仅需标注品名、保质期、产地等基本信息 |
销售场景 | 超市货架、电商平台 | 菜市场干货摊、超市散装区 |
监管要求 | 仅销售预包装食品可备案,无需许可证 | 需办理《食品经营许可证》 |
注意事项:
- 标签合规性: 预包装食品必须完整标注: ✅ 生产日期、保质期; ✅ 配料表、营养成分表; ✅ 生产商名称、地址、SC许可证编号; ✅ 储存条件、食用方法(如需要)。 (标签不合规可能被平台下架或面临处罚,标签审核可委托专业机构或咨询市场监管局,避免因标签问题被处罚。)
- 特殊品类:
- 进口预包装食品:需加贴中文标签,并提供《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》;
- 保健食品:需标注“蓝帽子”标识及批准文号(如“国食健注G2023XXXX”)。
- 线上销售要求: 电商平台(如淘宝、京东)通常要求上传备案凭证或食品经营许可证,并核对标签信息。
备案制 vs 许可证?
- 仅销售预包装食品: 2021年起,国家将预包装食品销售改为 备案制(无需办理许可证),仅需向市场监管部门提交《仅销售预包装食品经营者备案信息表》。 备案内容:经营者名称、地址、销售食品类别等基本信息。
- 若同时销售其他食品: 例如在卖预包装饮料的同时销售现制奶茶,则需办理《食品经营许可证》。
备案流程:登录当地政务网(如上海“一网通办”)在线提交备案,通常1-3个工作日完成;
什么是农副产品?
农副产品 指 农业活动中生产的各类初级产品及其简单加工品,涵盖 种植业、畜牧业、渔业、林业 等领域的产出。 根据《农产品质量安全法》,农副产品分为两类:
- 未经加工的初级农产品:如新鲜蔬菜、水果、活鱼、原木、生鲜禽蛋等;
- 初加工农产品:仅经过简单物理处理(如清洗、分拣、晾晒、包装),未改变产品基本自然性状的农产品,例如 :
- 分装的大米、干香菇;
- 晾晒的红枣、腌制但未添加防腐剂的咸菜;
- 冷冻的肉类、切割分装的鲜切花。
核心特征:
- 来源:直接依赖农业生产;
- 加工限度:未改变产品化学性质或核心物理形态;
- 用途:多作为食品原料或初级消费品。
什么是自产农副产品?
自产农副产品 特指 由农业生产者(个人或企业)在其自有或租赁的土地、养殖场等场所中直接生产并销售的农副产品。 例如:
- 农户自家菜地种植的蔬菜;
- 农场养殖的活禽、禽蛋;
- 渔民捕捞后直接售卖的鲜鱼。
政策优惠:
国家对自产农副产品销售有税收和监管简化政策:
- 免税政策:自产自销的初级农产品免征增值税(需开具免税发票);
- 无需许可证:销售自产的初级农产品(未加工)通常无需办理《食品经营许可证》;
- 简化备案:部分初加工产品(如分装干货)可能仅需备案。
表:农副产品和自产农副产品两者的核心区别
维度 | 农副产品 | 自产农副产品 |
---|---|---|
生产主体 | 任何主体(包括收购转售的经销商) | 仅限农业生产者(如农户、合作社、农场) |
加工深度 | 可能包含初加工(如分装、腌制) | 通常为初级产品或简单初加工 |
政策待遇 | 经销商需纳税,初加工品可能需备案/许可 | 自产自销免税,初级产品免许可证 |
销售限制 | 无特殊限制 | 需证明“自产”(如土地承包合同、生产记录) |
简单总结:
- 农副产品 是广义的农业产出概念,涵盖所有生产主体和加工层级;
- 自产农副产品 是农副产品的子集,强调“自产自销”,享受政策便利;
- 核心区别 在于生产主体身份和监管要求,需通过证明材料和加工深度界定。
如何界定“自产”?
需提供以下证明材料(根据各地政策可能不同):
- 土地/养殖场承包合同;
- 生产记录(如种植日志、养殖台账);
- 村委会或农业部门出具的产地证明。
注意:若对农产品进行 深加工(如烘焙坚果、制作果酱),则视为食品生产行为,需办理《食品生产许可证》。
能否线上销售?
- 初级自产农产品(如新鲜蔬菜、水果):可在电商平台(如拼多多、微信小店)直接销售,无需许可证,但需提供产地证明;
- 初加工自产农产品(如干木耳、蜂蜜):若仅经过简单处理,一般仍按农产品管理;若添加防腐剂或深加工(如制成蜜饯),则需办理食品生产许可证。
标签要求?
- 初级农产品:需标注品名、产地、生产者/销售者信息;
- 初加工农产品:若分装销售,需标注分装日期、分装企业信息;
- 深加工农产品(如瓶装辣椒酱):需按预包装食品要求标注完整信息(成分表、SC编号等)。
经销商需要办理许可证吗?
经销商不需要申请《食品经营许可证》,仅需办理《仅销售预包装食品备案》。
即使供应商已持有《食品生产许可证》或《食品经营许可证》,作为经销商,你仍需完成备案。这是国家针对预包装食品销售的最新监管要求(2021年修订版《食品安全法》)。
法规依据:
- 《食品安全法》第三十五条:仅销售预包装食品的经营者,应当报所在地县级以上市场监管部门备案。
- 《市场监管总局关于仅销售预包装食品备案有关事项的公告》:明确取消“仅销售预包装食品”的许可审批,改为备案管理。
备案条件:
- 持有《营业执照》,且经营范围包含“食品经营(仅销售预包装食品)”;
- 销售的商品为 未经拆封、未二次加工 的预包装食品(如直接从供应商进货的袋装零食、瓶装饮料等)。
备案材料:
- 营业执照复印件;
- 经营者身份证(个体工商户)或法定代表人 身份证(企业);
- 经营场所证明(线上销售可提供仓储地址租赁合同或自有产权证明);
- 供应商资质文件(非备案必需,但建议留存备查): ✅ 供应商的《食品生产许可证》或《食品经营许可证》; ✅ 产品出厂检验合格证明。
备案流程:
- 线上办理:登录属地政务服务平台(如浙江“浙里办”、广东“粤省事”),搜索“仅销售预包装食品备案”,在线填写信息并提交;
- 线下办理:前往经营场所所在地的市场监管局窗口提交纸质材料;
- 办理时效:1-3个工作日完成备案,获取《仅销售预包装食品备案信息采集表》(无纸质证书,备案信息可在政务平台查询)。
备案后注意事项:
- 平台入驻:淘宝、微信小店等平台会要求上传备案凭证(截图政务网备案信息即可);
- 信息变更:若经营地址、负责人等信息变动,需在15日内更新备案;
- 无需年审:备案长期有效,终止经营后需注销备案。
常见误区澄清:
-
误区1:供应商有证,我不需要备案
正解:备案针对的是 你的销售行为,与供应商是否持证无关。即使供应商合法,你作为独立经营者仍需备案。
-
误区2:线上销售无需经营场所证明
正解:线上店铺虽无实体门店,但需提供 食品仓储地址(如租用仓库或家庭住址),该地址需符合食品安全存放条件(如防潮、防鼠)。
-
误区3:备案后可以销售任何预包装食品
正解:若销售 特殊类别(如保健食品、婴幼儿配方奶粉),需在备案时勾选对应类目,并遵守额外规定(如专区销售、标注警示语)。
建议操作流程:
- 第一步:办理营业执照
- 经营范围需包含“食品经营(仅销售预包装食品)”。
- 第二步:提交备案
- 在线完成备案,保存备案编号。
- 第三步:审核供应商
- 要求供应商提供《食品生产许可证》及产品合格证明。
- 第四步:平台入驻
- 上传备案信息至淘宝/微信小店等平台,通过资质审核后上架商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