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内容

附录C:股票投资常见术语

本文整理了股票投资中常见的一些词汇,例如建仓、加仓、做多、做空、牛市、熊市、黑天鹅等。了解这些词汇后,新手投资者也能听懂老股民的话了!

仓位与交易操作

  • 建仓:首次买入某只股票,建立持仓。
  • 加仓:在已有仓位基础上继续买入。
  • 减仓:卖出部分持仓,降低风险或落袋为安。
  • 补仓:股价下跌后买入更多同一只股票,以摊低成本。
  • 满仓:将资金全部投入股票,风险极大。
  • 空仓:不持有任何股票,以现金观望。
  • 平仓:卖出或对冲掉已有仓位,结束交易。
  • 爆仓:杠杆投资中因亏损过大,被强制平仓。
  • 锁仓:持有的股票不买不卖,静待行情。
  • 止盈:设置目标价格,当盈利达到预期时卖出。
  • 止损:设置最大亏损限度,当股价下跌至某点时卖出。
  • 抄底:股价下跌时,判断接近底部而买入。
  • 逃顶:股价上涨时,判断接近顶部而卖出。
  • 割肉:在亏损时忍痛卖出股票,避免进一步亏损。
  • 波段操作:利用股价的周期性波动进行高抛低吸。
  • 做 T:利用持仓股的日内波动,通过“高抛低吸”来摊低成本或获取差价。例如,投资者原本持有 1000 股股票,当日股价上涨时卖出 500 股,等回调时再买回 500 股,这样总持仓数量不变,但降低了平均持仓成本。

市场方向与趋势

  • 趋势:股价在一定时期内的主要运行方向,包括上涨、下跌和横盘震荡。
  • 上涨趋势:股价整体呈上升态势,多头占优。
  • 下跌趋势:股价整体呈下降态势,空头占优。
  • 横盘整理(震荡):股价在一定区间内波动,没有明显方向。
  • 牛市:市场整体上涨行情。
  • 熊市:市场整体下跌行情。
  • 震荡市:价格在区间内反复波动,没有明确趋势。
  • 做多:预期上涨,买入获利。
  • 做空:预期下跌,卖出获利(或借券卖空)。
  • 回调(Pullback / Retracement):在主要趋势中,短期出现与主趋势相反的价格调整,例如上涨趋势中的短期下跌。
  • 反弹(Bounce / Rally):在下跌趋势中股价短期上涨,通常是获利回吐或市场情绪修复造成。
  • 突破(Breakout):股价突破关键支撑或压力位,通常伴随成交量放大,预示趋势延续或反转。
  • 支撑位(Support):股价下跌到该区域时容易止跌的位置。
  • 压力位(Resistance):股价上涨到该区域时容易受阻的位置。
  • 头肩顶/头肩底:常见技术形态,分别预示顶部和底部。
    • 头肩顶(Head and Shoulders Top):常见的顶部反转形态。
    • 头肩底(Head and Shoulders Bottom):常见的底部反转形态。
  • 洗盘(Shakeout):主力利用股价短期波动清理散户持仓,震出浮动筹码。
  • 波浪理论(Elliott Wave):艾略特提出的市场运行模型,认为股价运行呈现“5浪上升 + 3浪回调”的周期性结构。
  • 放量上涨 / 放量下跌:价格上涨或下跌伴随成交量明显增加,表示趋势强劲。
  • 缩量上涨 / 缩量下跌:价格上涨或下跌伴随成交量减少,趋势可能不稳。

成交与资金流

  • 成交量:一定时间内成交的股票数量。
  • 放量:成交量显著放大,通常意味着趋势加速。
  • 缩量:成交量减少,买卖双方观望。
  • 换手率:一定时间内股票成交量与流通股本的比值,反映活跃度。
  • 量价关系:成交量与价格的配合,用于判断走势强弱。
  • 筹码集中:股票主要集中在少数投资者手中。
  • 主力资金:大资金操盘的动向,常影响股价波动。

估值指标

  • 市盈率(PE):股价 / 每股盈利,衡量投资者愿意为每 1 元盈利支付多少价格,常用于估值。
    • 静态市盈率:用最近一个已完结会计年度的净利润(或每股收益 EPS_lastYear)作为分母计算的市盈率,强调公司已披露年度业绩时的保守估值对比。
    • 滚动市盈率(TTM PE):用最近连续 12 个月(过去)的实际累计净利润或 EPS 计算,比静态更及时,能反映最近业绩变化。
    • 动态市盈率:也称为“前瞻市盈率”,用未来 12 个月或下一财年预测的盈利(分析师一致预期 EPS_forecast 或公司指导)作为分母计算。反映市场对公司未来盈利能力的预期,适合成长股估值,但存在预测误差风险。
  • 市销率(PS):市值 / 销售收入,适合评估尚未盈利但有营收的企业(如互联网、初创公司)。
  • 市净率(PB):市值 / 净资产,衡量股价相对公司账面价值的水平,适合银行、保险等金融企业。
  • 净资产收益率(ROE):净利润 / 净资产,反映公司运用股东资金赚钱的能力。
  • 股息率:每股分红 / 股价,衡量股东通过分红获得的现金回报。
  • 股息支付率:现金分红 / 净利润,衡量公司利润用于分红的比例。
  • PEG:市盈率 / 盈利增长率,用于衡量成长性,PEG ≈ 1 常被认为合理。
  • EV/EBITDA(企业价值倍数):企业价值(市值 + 债务 - 现金) ÷ EBITDA(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),跨行业、跨国家常用的估值指标,适合资本密集型企业。

新股与可转债

  • IPO(首次公开募股):公司首次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,上市融资的过程。投资者可以通过“打新股”参与申购。
  • 打新:参与新发行证券(股票或债券)的申购,期待在上市后获得收益。因为新发行的证券往往有较高溢价空间,所以被投资者追捧。
    • 打新股:申购新发行的股票。中签率较低,但一旦中签,通常有较高的溢价收益。
    • 打新债:申购新发行的可转债。中签率较高,风险相对较小,受到散户欢迎。
  • 可转债:可转换为股票的债券,兼具债券的保底功能和股票的增值潜力。
  • 转股价:可转债约定的股票转换价格。若正股股价高于转股价,投资者倾向于转股。
  • 转股价值:以当前股价计算,可转债转换为股票后的实际价值。
  • 溢价率:可转债市场价格与其转股价值的差额比例。溢价率过高,意味着债券价格虚高,风险加大。
  • 强制赎回(强赎):当正股价格在一定时期内持续高于转股价,发行公司有权强制赎回可转债,要求投资者提前转股或兑付,防止投资者长期“薅羊毛”。
  • 回售条款:当公司股票长期低迷或触发特定条件时,投资者有权将可转债按约定价格卖回给公司。
  • 债底:可转债作为债券存在的最低价值,由利息和本金决定,给投资者提供保底保障。

风险与事件

  • 杠杆:借入资金放大投资规模。
  • 保证金:杠杆交易时必须缴纳的资金。
  • 强制平仓:因保证金不足被券商平仓。
  • 系统性风险:影响整个市场的风险,如金融危机。
  • 非系统性风险:影响某公司或行业的风险,如业绩下滑。
  • 黑天鹅:极端罕见但影响巨大的事件。
  • 灰犀牛:大概率、可预见但长期被忽视的风险。
  • 炒概念:跟随市场热点题材买入相关股票,通常带有投机性质。

投资流派与策略

  • 价值投资:关注企业基本面和长期成长。
  • 成长投资:买入高成长性的公司,即使估值较高。
  • 指数投资:买入指数基金,分散投资。
  • 量化交易:通过算法和模型进行自动化交易。
  • 套利:利用不同市场或品种间的价格差获利。
  • 对冲:通过相反操作降低风险。
  • 资金面:市场流动性状况。
  • 基本面:企业盈利、财务、行业情况等。
  • 技术面:通过图表和指标分析股价走势。
  • 消息面:政策、新闻、突发事件对市场的影响。
  • K线图:用蜡烛图表示股价走势的图表,反映一定时间内开盘价、收盘价、最高价、最低价。
  • 均线(MA):移动平均线,用于平滑价格波动,判断趋势。
  • MACD:平滑异同移动平均线,用于判断趋势强弱、买卖信号。
  • RSI:相对强弱指标,衡量市场超买或超卖状态。

其他常见术语

  • 韭菜:形容缺乏经验、容易被收割的散户投资者。
  • 散户:指的是个人投资者,资金量相对较小,投资行为分散。
  • 大户:指资金量较大的个人投资者或投资团队,但尚未达到机构投资者的规模。
  • 庄家/主力:在某只股票中持有大额资金、能影响股价走势的操盘资金。
  • 黑马:突然上涨、表现远超市场平均水平的股票。
  • 白马股:业绩稳定、信誉良好的大盘蓝筹股。
  • 蓝筹股:行业中龙头企业的股票,通常规模大、业绩稳健。
  • 题材股:因政策、热点事件等炒作题材而上涨的股票。
  • 龙头股:某一板块或题材中带头上涨、影响力最大的股票。
  • 股灾:股市快速大幅下跌,市场恐慌。
  • 熔断机制:当股市波动过大时,临时暂停交易以冷静市场。
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