股票的本质是什么?——公司所有权的份额
很多新手刚接触股市时,常常把股票想得很神秘,好像它只是交易软件里的一串代码、一个价格。但其实,股票的本质非常简单:股票代表你对一家公司的部分所有权。
股票就是公司的“份额”
举个例子:假设你和几个朋友合伙开了一家奶茶店。大家各自投了钱,最后把这家奶茶店分成了 100 份,你投了 20 份,那么你就是这家奶茶店 20% 的老板。
如果这家奶茶店生意好,年底盈利了,你作为老板就能分红;如果有人看好你们的奶茶店,愿意出更高的价格买你手里的份额,你也能通过“转让”赚到钱。
这就是股票的基本逻辑,只不过在上市公司那里,这个过程被放大了。上市公司把自己分成成千上万份,每一份就是一股股票,你买了,就成了这家公司的股东。
小知识:股票的起源
股票并不是现代才有的东西,它最早可以追溯到 17 世纪的荷兰。
1602 年,荷兰成立了 荷兰东印度公司(VOC),这是世界上第一家向公众发行股票的公司。
- 当时这家公司要进行远洋贸易,需要大量资金来造船、雇佣船员、开辟航线。
- 资金光靠几个大商人出是远远不够的,于是他们把公司拆分成许多“份额”,公开出售给社会上的投资者。
- 投资者买了这些份额,就成了公司的股东,可以分红,也能把股份转卖给别人。
这就是世界上最早的股票交易。与此同时,荷兰在阿姆斯特丹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证券交易所,方便人们买卖这些股份。从那以后,股票逐渐发展成现代意义上的投资工具,也成为企业融资的重要手段。
而在中国大陆,真正现代意义上的股票交易,是在 改革开放之后才重新出现的。
- 1984 年,深圳国营企业“深圳发展银行”率先发行股票,被认为是中国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股份制公司。
- 1990 年,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先后成立,标志着中国股票市场的正式诞生。
- 从 1992 年邓小平“南巡讲话”后,股票投资逐渐走向大众化,成为很多人理财和投资的重要选择。
不过,中国股市虽然起步比西方晚,但三十多年来发展很快,已经成长为全球最活跃的证券市场之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