零废弃联盟 | 从“九大分流体系”看深圳模式

早在2016年,广东就成为全国第一个对生活垃圾分类立法的省份,深圳更是率先实施生活垃圾分类的重点城市之一。作为中国大陆第一个全部城镇化的城市,深圳的垃圾分类模式和经验值得我国各大城市参考学习。
9月初,零废弃参访团小伙伴们来到深圳市南山区,解密深圳模式,带大家一起了解深圳市 生活垃圾从分类投放到分类收集、运输、处理的全过程。
深圳生活垃圾九大分流体系
深圳的垃圾分类不需要鉴别 “干垃圾” 和 “湿垃圾”,而是按照九大类生活垃圾分流分类。
目前,九大类及其收运处理情况如下:
- 绿化垃圾 —— 收运处理公园和道路养护产生的绿化垃圾约 613吨/日
- 果蔬垃圾 —— 覆盖全市 400 余个农贸市场和大型商超,收运处理量约 311吨/日
- 有害垃圾 —— 有害垃圾回收以电池、灯管为主,收运处理量为 电池0.2吨/日 灯管0.3吨/日
- 餐厨垃圾 —— 实行收运处理特许经营,已建成罗湖、南山、龙岗、龙华4座处理设施,收运处理量约 1180吨/日
- 玻金塑纸 —— 全市住宅区设置分类收集容器约 7000 组,收运处理量约 85吨/日
- 厨余垃圾 —— 全市约 1000 个住宅区实施厨余垃圾分类,收运处理量 65吨/日
- 废旧织物 —— 全市住宅区共设置回收箱 4500 余个,箱体统一喷涂备案编号、投诉热线等监督信息,收运处理量约 13吨/日
- 废旧家具 —— 建立废旧家具预约回收制度,实行定点投放、预约清运,收运处理量约 816吨/日
- 年花年桔 —— 2019年全市累计收运处理年花年桔 165 万盆,再利用花盆 104 万个,回植复种年桔 9.5 万株 ,减少焚烧和填埋量约 11000吨
针对广东居民春节购买年花年桔的传统习俗,对这种 “时令垃圾” 进行收运处理,包括回收花盆、回植复种年桔。
“九大分流体系” 是 “深圳模式” 的基础,也是 “深圳模式” 最核心的内容。
深圳根据收运和处理的配套情况,提出 “大分流细分类” 的理念。“大分流”主要从行业管理角度,分别是绿化垃圾、果蔬垃圾、餐厨垃圾。“细分类” 主要从市民参与角度,分别是有害垃圾、玻金塑纸、厨余垃圾、废旧织物、废旧家具、年花年桔。

目前,对于居民来说,日常生活垃圾投放主要按 “玻金塑纸”、“厨余垃圾”、“有害垃圾” 和 “其他垃圾” 进行分类,对应住建部规定的可回收物、易腐垃圾、有害垃圾、其他垃圾四大类。
另外,废旧织物则投放到专门的废旧织物回收箱;家具等大件垃圾、年花年桔则可由物业联系专门的回收公司收取;绿化垃圾、果蔬垃圾、餐厨垃圾主要涉及园林、农批、餐饮等企业。
南山区垃圾分类环境生态园
小伙伴们首先来到位于塘朗山西北侧的南山区垃圾 分类环境生态园,步入园区,草木葱茏,不看指示牌还以为是一处办公场所。与我们印象中乱糟糟的垃圾处理基地相比,这里显得干净整洁,井然有序。
对应深圳垃圾分类的九大分流体系,南山区有六大类垃圾的分拣处理基地都设在这里。分别是玻金塑纸分拣基地、废电池废灯管暂存基地、果蔬垃圾处理基地、厨余垃圾处理基地、废旧家具处理基地以及年花年桔回植基地。

南山区垃圾分类环境生态园

深圳市南山区 · 坪山垃圾填埋场
下面我们分别来看看九大类的具体情况吧,Let's go!
1、年花年桔
- 地点 :南山区年花年桔回植基地

南山区坪山垃圾填埋场1995年投入使用,2003年封场,占地200多亩。经过16年的无害化生态修复,目前堆填物及地表地貌已基本稳定。2019年,南山区将垃圾填埋场修复地作为年花年桔回植基地,今年计划回植年花年桔5000棵。

深圳已连续4年在全市统一开展年花年桔专项回收活动,居民只需要将年花年桔放在指定投放点,再由物业公司通过微信或电话预约免费回收即可。而在已封场的垃圾填埋场上进行年花年桔的回植,既能降低填埋场对周边的环境影响,也能对年花年桔的回收进行处理。
2019年全市累计收运处理年花年桔 165 万盆,再利用花盆 104 万个,回植复种年桔 9.5 万株,减少焚烧和填埋量约 11000吨。
2、果蔬垃圾
- 地点:南山区果蔬厨余垃圾处理基地

果蔬垃圾的处理,主要依靠一套日处理能力40吨的果蔬垃圾处理设备。目前已正式开始收运、处理全区94家农贸(农批)市场、中大型超市产生的果蔬垃圾。为提高果蔬垃圾末端收运处理量,南山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要求各街道办协助收运企业与各市场、商超签订果蔬垃圾收运协议,从而落实双方的主体责任,规范收运管理工作,提升了收运处理量。

果蔬垃圾经破碎、压榨等环节处理后,进行脱水减量,效果明显。此后得到的固体渣滓,可进行二次利用,比如做成有机肥基质和生物质燃料,从而实现果蔬垃圾的资源化,节约资源和能源。

除南山区外其他各区也逐步落实果蔬垃圾收运处理,目前已覆盖全市 400 余个农贸市场和大型商超,收运处理量约 311吨/日。
3、玻金塑纸
- 地点:南山区垃圾分类环境生态园 · 玻金塑纸分拣基地

在 “玻金塑纸” 分拣基地,按照不同类别,分别划出了单独区域进行分拣、整理。

以玻璃分拣处理为例 ,每天收到的玻璃近6吨,分颜色进行分类,然后破碎、清洗后再送到佛山等玻璃厂回收利用。目前,南山区玻璃回收总量约占全市玻璃回收总量的22%,全市排名第一。

虽然一些破碎的塑料回收价值低,但也会进行集中回收,再送到东莞等企业进行回收再生产为塑料袋等。

为了提高回收处理量,南山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对 “玻金塑纸” 回收处理现场进行升级,在园区基地内增设纸类及塑料的压缩、打包及处理设备,扩大收运范围,现已投入使用。升级后,每天从南山区 800 多个垃圾分类投放点收集来的玻金塑纸达 17 吨。全市设置的分类收集容器约 7000 组,收运处理量达 85 吨/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