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见财务指标(PE、PB、ROE、负债率等)
在读懂了财报的三大表之后,投资者还需要掌握一些“财务指标”。这些指标就像是对财报数据的进一步提炼,能帮助我们更直观地理解一家公司到底值不值得投资。
本文将介绍几个最常见的财务指标,包括市盈率(PE)、市净率(PB)、净资产收益率(ROE)、负债率等指标,并结合示例解释这些指标如何使用。
市盈率(PE)
市盈率(Price to Earnings Ratio,简称 PE)是指股票的每股市价除以每股盈余,是最常用来评估股价水平是否合理的指标之一。它反映了投资者愿意为公司“1 元的盈利”支付多少倍的价格。
计算公式:
其中 EPS = 净利润 / 总股本。
- 高 PE:通常意味着投资者对公司未来成长抱有较高期待。
- 低 PE:可能意味着公司被低估,或市场对其成长性不看好。
💡 举个例子:假设某公司当前股价为 20 元,每股收益(EPS)为 2 元。那么,
意味着市场愿意用 10 元的价格去买这家公司“1元的盈利”。
使用注意:
- 行业差异很大:互联网公司常有高 PE,而传统行业 PE 普遍较低。
- 盈利波动会导致 PE 失真:如果公司某年利润异常高,PE 可能显得很低,但不代表便宜。
- 市盈率每天都会变,因为股价(计算公式中的分子)每天在变。根据每股收益(EPS)来源不同,又分为静态市盈率、动态市盈率和 TTM 市盈率。
市盈率的值有可能是负数,从市盈率计算公式可知,PE 与当前的股票市价和每股收益(EPS)有关。正常情况下,股价都是正的,那么正数除以负数,结果就是一个负的市盈率。意味着公司出现亏损(净利润 < 0),每股收益(EPS)为负。
市盈率是衡量“投资者愿意为每 1 元盈利支付多少倍价格”的指标。但当盈利为负时,谈不上“倍数”,所以负 PE 往往不具备估值参考价值。此时分析师会标注为 “N/A”(不可用),一般不会直接使用负数。
不过,亏损不代表没有投资价值。例如:初创科技公司、电动车企业,早期可能持续亏损,但股价仍然上涨,因为市场看好其未来盈利。投资者应结合行业、公司未来盈利预期来判断。
静态市盈率
静态市盈率(PE 静态)使用的 EPS 是公司上一年度的净利润(已经公布的财报数据),用于衡量过去的盈利水平。由于 EPS 是固定的,因此静态市盈率的变化取决于当前的股价。
计算公式:
由于这里使用的 EPS 数据是基于过去的财报,是真实产生过的利润,因此静态 PE 是客观真实的。但也由于 EPS 已经发生过了,那就存在滞后,无法反映公司未来的盈利变化。
💡 举个例子:假设某公司股价 = 20 元,去年每股收益 EPS = 2 元,那么,
这表示股价相当于过去 10 年的盈利总和。
动态市盈率
动态市盈率(PE 动态)使用每股预期收益进行计算,它是一个预测的 EPS,由分析师或券商根据公司订单、行业情况对未来 12 个月的预测盈利。预测值可能会按季度更新,或者在公司披露新消息时调整。
计算公式:
动态 PE 比静态 PE 更贴近市场对未来的预期,可以用来看市场对该公司未来的信心。由于预测具有不确定性,因此动态市盈率可能过高或过低。
- 如果一家公司的 动态 PE 远低于静态 PE,往往意味着市场预计公司未来盈利大幅提升。
- 如果 动态 PE 远高于静态 PE,说明市场预计公司未来盈利可能下降。
💡 举个例子:同样这家公司,股价还是 20 元,分析师预计今年 EPS = 3 元,那么,
计算出来的动态 PE(6.67 倍)比静态 PE(10 倍)更低,说明市场觉得公司盈利会增长。
TTM 市盈率
TTM 市盈率(Trailing Twelve Months,过去 12 个月)可以说是静态市盈率的升级版,它不是用去年的整年数据进行计算,而是使用滚动的四个季度。这样能避免“年报数据滞后”的问题,反映更实时的盈利情况。
计算公式:
💡 举个例子:现在是 2025 年 9 月,2025 Q3 的财报还没公布,因此选取公司披露的 2024 Q3、2024 Q4、2025 Q1、2025 Q2 财报进行计算。那么,此时 TTM EPS 的计算方式如下:
总的来说,TTM 市盈率比静态更灵活,也比动态更真实(因为是已发生的数据)。建议新手可以先把 TTM 作为主要参考,静态市盈率作为“历史回顾”,动态市盈率作为“市场预期”。三者结合起来看,心里会更有数。
市净率(PB)
市净率(Price to Book Ratio,简称 PB)用于衡量公司股价相对于其 账面价值(净资产) 的水平。特别适合评估资产密集型行业(如银行、保险、房地产)。
计算公式:
市净率反映了市场对公司净资产的估值水平,具体来说:
- PB = 1:市场价格正好等于公司账面净资产。
- PB > 1:说明市场对公司未来成长性、盈利能力有更高预期。
- PB < 1:说明市场认为公司价值低于账面资产,可能被低估,也可能公司盈利能力差。
💡 举个例子:假设某公司总净资产为 10 亿元,总股本为 1 亿股,则每股净资产为 10 元。若当前股价为 15 元,则 PB = 15 ÷ 10 = 1.5。
使用注意:
- PB 适合评估资产型企业(如银行、保险、地产)。
- 对轻资产的互联网企业,PB 参考价值不大,因为其核心价值在无形资产(技术、品牌、数据),账面净资产较低,但未来盈利潜力大。
市销率(PS)
市销率(Price-to-Sales Ratio,简称 PS) 衡量投资者愿意为公司每 1 元销售收入支付多少价格。特别适合 尚未盈利但有营收 的公司(如初创科技公司、电动车企业)。
计算公式:
市销率不受公司盈利波动(盈亏转换)的影响,营收相对稳定,容易比较。但由于没有考虑成本和利润率,真实的盈利情况可能差别很大。例如两家营收相同的公司,如果一家毛利率很低,另外一家很高,那么两者的价值差别很大。
💡 举个例子:假设某公司市值 = 1000 亿元,年度销售收入 = 200 亿元,那么 PS = 1000 ÷ 200 = 5 倍。
这意味着投资者为每 1 元营收支付 5 元市值。
净资产收益率(ROE)
净资产收益率(Return on Equity,简称 ROE)又称股东权益报酬率、净资产利润率,是衡量上市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。它反映 了公司利用股东投入的资金赚取利润的能力。
计算公式:
你可以把它理解成:股东把钱交给公司,公司用这笔钱到底赚了多少回报。
- ROE 高:说明公司经营效率强,能很好地利用股东的资金。
- ROE 低:说明资金利用率不 高,或者盈利能力偏弱。
💡 举个例子:假设某公司净利润为 2 亿元,净资产为 10 亿元,那么,
这意味着股东投入的 10 亿元资金,能产生 2 亿元的利润,回报率为 20%。
使用注意:
- 持续性更重要:如果一家公司的 ROE 能多年保持在 15% 以上,往往是很优秀的企业。
- 需要结合负债情况看:有的公司通过举债(加杠杆)提高 ROE,但风险也更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