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内容

常见财务指标(PE、PB、ROE、负债率等)

在读懂了财报的三大表之后,投资者还需要掌握一些“财务指标”。这些指标就像是对财报数据的进一步提炼,能帮助我们更直观地理解一家公司到底值不值得投资。

本文将介绍几个最常见的财务指标,包括市盈率(PE)、市净率(PB)、净资产收益率(ROE)、负债率等指标,并结合示例解释这些指标如何使用。

市盈率(PE)

定义:市盈率(Price to Earnings Ratio,简称 PE)= 股票市价 ÷ 每股收益(EPS)。它反映了投资者愿意为公司“1 元的盈利”支付多少倍的价格。

  • 高 PE:通常意味着投资者对公司未来成长抱有较高期待。
  • 低 PE:可能意味着公司被低估,或市场对其成长性不看好。

💡 举个例子:假设某公司当前股价为 20 元,每股收益(EPS)为 2 元。那么,

PE=20÷2=10PE = 20 ÷ 2 = 10

意味着市场愿意用 10 元的价格去买这家公司“1元的盈利”。

使用注意

  • 行业差异很大:互联网公司常有高 PE,而传统行业 PE 普遍较低。
  • 盈利波动会导致 PE 失真:如果公司某年利润异常高,PE 可能显得很低,但不代表便宜。
  • 市盈率每天都会变,因为股价(计算公式中的分子)每天在变。根据每股收益(EPS)来源不同,又分为静态市盈率、动态市盈率和 TTM 市盈率。

静态市盈率

静态市盈率(PE 静态)使用的 EPS 是公司上一年度的净利润(已经公布的财报数据),用于衡量过去的盈利水平。由于 EPS 是固定的,因此静态市盈率的变化取决于当前的股价。

计算公式:

PE(静态)=股价÷去年全年每股收益(EPSPE(静态)= 股价 ÷ 去年全年每股收益(EPS)

由于这里使用的 EPS 数据是基于过去的财报,是真实产生过的利润,因此静态 PE 是客观真实的。但也由于 EPS 已经发生过了,那就存在滞后,无法反映公司未来的盈利变化。

💡 举个例子:假设某公司股价 = 20 元,去年每股收益 EPS = 2 元,那么,

PE(静态)=20÷2=10PE(静态)= 20 ÷ 2 = 10

这表示股价相当于过去 10 年的盈利总和。

动态市盈率

动态市盈率(PE 动态)使用每股预期收益进行计算,它是一个预测的 EPS,由分析师或券商根据公司订单、行业情况对未来 12 个月的预测盈利。预测值可能会按季度更新,或者在公司披露新消息时调整。

计算公式:

PE(动态)=股价÷预计今年或未来12个月的每股收益(EPSPE(动态)= 股价 ÷ 预计今年或未来 12 个月的每股收益(EPS)

动态 PE 比静态 PE 更贴近市场对未来的预期,可以用来看市场对该公司未来的信心。由于预测具有不确定性,因此动态市盈率可能过高或过低。

  • 如果一家公司的 动态 PE 远低于静态 PE,往往意味着市场预计公司未来盈利大幅提升。
  • 如果 动态 PE 远高于静态 PE,说明市场预计公司未来盈利可能下降。

💡 举个例子:同样这家公司,股价还是 20 元,分析师预计今年 EPS = 3 元,那么,

PE(动态)=20÷36.67PE(动态)= 20 ÷ 3 ≈ 6.67

计算出来的动态 PE(6.67 倍)比静态 PE(10 倍)更低,说明市场觉得公司盈利会增长。

TTM 市盈率

TTM 市盈率(Trailing Twelve Months,过去 12 个月)可以说是静态市盈率的升级版,它不是用去年的整年数据进行计算,而是使用滚动的四个季度。这样能避免“年报数据滞后”的问题,反映更实时的盈利情况。

计算公式:

PE(TTM)=股价÷最近12个月的每股收益PE(TTM) = 股价 ÷ 最近 12 个月的每股收益

💡 举个例子:现在是 2025 年 9 月,2025 Q3 的财报还没公布,因此选取公司披露的 2024 Q3、2024 Q4、2025 Q1、2025 Q2 财报进行计算。那么,此时 TTM EPS 的计算方式如下:

TTMEPS=(2024Q3+2024Q4+2025Q1+2025Q2的净利润)÷总股本TTMEPS = (2024Q3 + 2024Q4 + 2025Q1 + 2025Q2 的净利润) ÷ 总股本

总的来说,TTM 市盈率比静态更灵活,也比动态更真实(因为是已发生的数据)。建议新手可以先把 TTM 作为主要参考,静态市盈率作为“历史回顾”,动态市盈率作为“市场预期”。三者结合起来看,心里会更有数。

市净率(PB)

市净率(Price to Book Ratio,简称 PB)= 股票市价 ÷ 每股净资产。它反映了市场对公司净资产的估值水平。

  • PB = 1:市场价格正好等于公司账面净资产。
  • PB > 1:说明市场对公司未来成长性、盈利能力有更高预期。
  • PB < 1:说明市场认为公司价值低于账面资产,可能被低估,也可能公司盈利能力差。

💡 举个例子:假设某公司总净资产为 10 亿元,总股本为 1 亿股,则每股净资产为 10 元。若当前股价为 15 元,则 PB = 15 ÷ 10 = 1.5。

使用注意:

  • PB 适合评估资产型企业(如银行、保险、地产)。
  • 对轻资产的互联网企业,PB 参考价值不大,因为账面净资产较低,但未来盈利潜力大。

净资产收益率(ROE)

净资产收益率(Return on Equity,简称 ROE)又称股东权益报酬率、净资产利润率,是衡量上市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。它反映了公司利用股东投入的资金赚取利润的能力。

计算公式:

ROE=净利润÷净资产ROE = 净利润 ÷ 净资产

你可以把它理解成:股东把钱交给公司,公司用这笔钱到底赚了多少回报

  • ROE 高:说明公司经营效率强,能很好地利用股东的资金。
  • ROE 低:说明资金利用率不高,或者盈利能力偏弱。

💡 举个例子:假设某公司净利润为 2 亿元,净资产为 10 亿元,那么,

ROE=2÷10=20%ROE = 2 ÷ 10 = 20\%

这意味着股东投入的 10 亿元资金,能产生 2 亿元的利润,回报率为 20%。

使用注意:

  • 持续性更重要:如果一家公司的 ROE 能多年保持在 15% 以上,往往是很优秀的企业。
  • 需要结合负债情况看:有的公司通过举债(加杠杆)提高 ROE,但风险也更大。

投资回报率(ROI)

投资回报率(Return on Investment,简称 ROI)是衡量投资收益相对成本的指标。这个指标不局限于公司内部,也常见于个人投资或项目投资,例如创业、买房等场景。主要用于帮助投资者比较不同投资标的或项目的“赚钱效率”。

计算公式:

ROI=收益投入成本投入成本×100%ROI = \frac{收益 - 投入成本}{投入成本} \times 100\%

💡 举个例子:假设你投资 10 万元买股票,一年后卖出 12 万元。那么,ROI = (12-10)/10 = 20%。

ROI 和 ROE 有点像,两者的区别在于视角不同。ROI 是从投资者角度看,表示“我投资了多少钱,赚了多少?”。而 ROE 是从公司运营角度看,表示“公司用股东的钱赚了多少利润?”。作为股民,你可以把 ROI 看作自己的实际回报,ROE 则用来评估公司赚钱能力是否高效。

提示
  • ROI 高不一定代表绝对收益大,也要结合风险、行业环境来看。
  • 高 ROE 也不一定意味着股价上涨,但长期高 ROE 的公司,股价通常更稳健。

资产负债率

资产负债率(Debt Asset ratio)是企业负债总额占企业资产总额的百分比。它反映了公司资产中有多少是靠“借钱”得来的。

计算公式:

资产负债率=负债总额÷资产总额资产负债率 = 负债总额 ÷ 资产总额
  • 资产负债率高:说明公司依赖借贷经营,财务风险较大。
  • 资产负债率低:说明公司较稳健,风险小,但可能缺乏杠杆带来的扩张能力。

💡 举个例子:假设某公司总资产 50 亿元,总负债 30 亿元,那么,

资产负债率=30÷50=60%资产负债率 = 30 ÷ 50 = 60\%

这意味着公司有一半以上的资金是借来的。

使用注意:

  • 不同行业的合理水平不同:
    • 银行、地产等行业负债率普遍较高(70%~80%),属于行业特性。
    • 制造业、消费品行业,负债率一般控制在 50% 以下更合理。
  • 投资者要关注短期债务和长期债务,短期债务多可能带来资金链风险。

市值

市值(Market Capitalization)是公司在股票市场上的总价值,等于股价 × 已发行的股票总数。

计算公式:

市值=股价×流通在外的股票数量市值 = 股价 \times 流通在外的股票数量

常见分类:

  • 大盘股(市值 > 1000 亿美元)
  • 中盘股(市值 20–1000 亿美元)
  • 小盘股(市值 < 20 亿美元)

🤔 思考一个问题:如果一家公司在多个交易所上市,市值应该怎么算?

如果是一家公司,只是 同一批股票在不同交易所流通(例如港股和美股 ADR),通常市值是以 总发行股数 × 主市场股价 来计算,避免重复计算。

例如:阿里巴巴在美股(BABA)和港股(9988.HK)同时上市,但它的市值不会在两边相加,而是统一计算:

市值=总发行股数×当前股价(换算成同一货币)市值 = 总发行股数 × 当前股价(换算成同一货币)

不同交易所的股价会略有差异(汇率、流动性不同),通常金融数据网站会选取一个主要市场(一般是公司总部或首次上市地)作为参考来报市值。

因此,阿里巴巴在美股 + 港股双重上市并不会让它的市值“翻倍”或累加,其主要是为了融资能力、流动性、市场覆盖和风险分散的综合考虑。

小结

经过本章的学习,相信你已经掌握了股票投资中几个核心的财务指标和概念:

  • 市盈率(PE):反映股价相对于盈利的高低,可以分为 静态、动态、TTM,分别对应历史盈利、市场预期和最近 12 个月实际盈利。
  • 市净率(PB):股价相对于每股净资产的比值,用来判断公司账面价值高低。
  • ROE(净资产收益率):衡量公司用股东资金赚钱的能力。
  • ROI(投资回报率):衡量你个人或项目的投资效率。
  • 负债率:反映公司资金结构和财务风险。
  • 市值:衡量公司在市场上的总价值,单一数字就能让你了解公司规模大小。

对于新手来说,不要只盯着一个指标,因为每个指标都有局限,要结合行业和公司实际情况分析。市盈率高不一定贵,市盈率低不一定便宜,要看盈利能力和增长潜力。PE、ROE、负债率这些指标都只是工具,真正决定你投资成功的是长期观察、理解业务和耐心。

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