财报入门(资产负债表、利润表、现金流量表)
如果你看过财经博主的分享,那你应该听过“财务报表”(简称:财报)这个词。当你鼓起勇气打开一份财报时,发现里面几十页密密麻麻的内容,全是一些数字和专业术语,什么资产、负债、股东权益、净利润、经营性现金流…… 脑袋嗡嗡作响。
别怕,其实财报的核心就三张表:资产负债表、利润表、现金流量表。它们分别回答了三个关键问题:
- 资产负债表 —— 公司现在的财务状况怎么样?账上有多少钱、欠多少钱?
- 利润表 —— 公司这段时间赚没赚到钱?赚了多少钱?
- 现金流量表 —— 公司的钱是怎么流动的?到底有没有真正到手?
你只要抓住这三张表的逻辑,就算是小白,也能慢慢读出公司经营的门道。
资产负债表
资产负债表是一个“快照”,告诉你在某一时点(通常是季度末、年末),公司有多少资产、欠多少债。核心公式是:
你可以想象成:
- 资产 = 你家里的全部东西(房子、车、存款、家电);
- 负债 = 你欠的钱(房贷、车贷、信用卡账单);
- 股东权益 = 剩下属于你自己的净财富。
资产部分
资产分两类:
- 流动资产:一年内可以变现的,比如现金、存款、应收账款(别人欠你的钱)、库存。
- 非流动资产:长期投入的,比如机器设备、厂房、土地、专利、商誉。
💡 举个例子:假设你开了一家餐馆:
- 现金 50 万(放在银行里的钱);
- 应收账款 10 万(顾客还没结清的饭钱);
- 库存 20 万(厨房里的食材、饮料);
- 房产和装修 200 万;
- 厨房设备 30 万。
这些加起来这 310 万就是你餐馆的“资产总 额”。
负债部分
负债就是你欠的钱,也分两类:
- 流动负债:一年内要还的,比如短期贷款、应付账款(欠供应商的钱)、员工工资。
- 非流动负债:还款期超过一年的,比如长期借款、公司债券。
💡 举个例子:餐馆为了开张,你向银行借了 100 万,欠供应商 30 万,还没付的员工工资 10 万。那么,
- 流动负债 = 30 + 10 = 40 万
- 长期贷款 = 100 万
- 总负债 = 140 万
股东权益
股东权益就是剩下属于股东的部分,也叫“净资产”。计算公式:
继续举餐馆的例子: